小班的教学随笔

时间:2025-05-18 11:42:59
小班的教学随笔(通用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的教学随笔1

淼森是个看上去活跃的男孩子,可是缺乏自信,他时常自己在一个地方撒欢,当你走近他时,他却又表现的不知所措。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别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为淼森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本事,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教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小班的教学随笔2

最近我们在开展以水为主题的科学探索性活动,在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们对于做小实验,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我也从几次的活动中感受到孩子们的兴趣会让活动变得充满激情与快乐。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感受到学习与合作的快乐。

今天在“流动的水”的活动一开始,我将一瓶水放在桌子上,问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瓶子里的水动起来吗,”于是,孩子们纷纷举起手,上前用自己的办法让水动了起来,一开始孩子用手直接接触瓶子,用转动,摇晃的方法,当我看到几个孩子上来都是用这种直接接触瓶子的方法时,我对孩子们说:“有没有什么办法,手不碰到瓶子就能让水动起来吗,”这么一说,孩子开始用手去接触桌子让水动了起来,用拍打桌子,摇晃桌子的办法让水动了起来,每一次孩子们看到水动了起来都特别的高兴,说自己成功了,这时,我也给予了每个孩子肯定,孩子们的情绪更高了。

活动中,有一个男孩子举手上来试的.时候,他用了跺脚的方法。但是,由于力气小,瓶子的水没能动起来,看到他有些失望的时候,我对他说:“有的时候,一个人办不到的事可以让大家一起来试试。”其他的孩子听了立刻都跺起了脚,结果孩子们都乐了,水动了起来。这时,班里的陶陶说:“大家的力量真大呀。”其他孩子听了之后也开始说:“是呀,因为我们人多。”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立刻对孩子们说:“是啊,一个人的力量再大,有的时候也会碰到做不了的事,这时就需要靠大家的力量,把我们的力量合在一块儿的话,那才是最大的力量。”随后,我又让孩子们再一次一起用跺脚的方法让水动了起来,这一次我想,孩子们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大。感受相互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这次的活动中,这是最让我有感触的一刻,孩子们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让这次的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小班的教学随笔3

幼儿礼貌教育方面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关系了幼儿今后的人格方面的发展,因此重视幼儿礼仪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将文明礼仪交给幼儿。

今天我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我打开音乐让孩子们在教室里跳舞,孩子们高兴地扭来扭去,兴奋之余,难免就有了磕磕碰碰,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撞了果果一下,那个小朋友扬长而去,一句对不起也没有说,果果楞了一下,追上去推了那个小朋友一把,然后心满意足的继续回来跳舞,又过了一会,蛋蛋也被撞了一下,同样的,撞到他的小朋友没有任何表示就快乐的跑开了,蛋蛋打了个踉跄,站稳以后愣了一会,又加入到跳舞的队伍当中。当我看到这些事情,我很惊讶居然没有小朋友说对不起,当音乐课结束后,我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我班孩子,问其他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有很少一部分的孩子说:给他道歉说对不起。这时我就对孩子说,当你不小心碰到其他人的时候,你应该给他说对不起,你们要有礼貌,如果你不小心撞到别人什么都不说是不对的。这个时候有二个小朋友就给果果和蛋蛋主动道歉,他们互相都笑了。

幼儿礼仪礼貌问题要从小事中给幼儿渗透进去,让幼儿在生活中就能学会理解原谅别人,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班的教学随笔4

我教的孩子已经是中班了,可是有些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教师,我的剪刀找不到了?”“教师,我的书应当放到哪里?”“教师,图书又变得乱七八糟了?”“教师这个我不会”,我开始担忧,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序有点短暂的忘却情有可原,但此刻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孩子们该是能很好地去解决这类生活小问题了,但显然我高估了我的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该有的成长呢?过多的包办,过多的限制,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也慢慢习惯了理解,习惯了求助。于是,我们决定对班级幼儿的生活教育来一次大的变革,让孩子学会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儿该有的自主、活力和风采。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中班幼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服务本事,一方面巩固他们既有的生活本事外,我们也应当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学习,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满足他们成长的荣誉体验。所以,我们试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们解放了自我的“服务”主角,开始让孩子去实现服务自我:自我整理饭后桌面和地面,自我接水漱口,自我起床叠被,自我擦小椅子,生活过渡环节自主安排自我的活动,学习活动前自我做好准备工作如取蜡笔、铅笔、胶水等……,设置值日生小班长主动帮忙教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样演示中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这不单是一个动作的学会,更多的是幼儿一种自主意识、自主本事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鼓励幼儿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齐做。学会做事,就要从做小事起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胜任一件大事。我们的“学会做事”生活教育已经开始贯穿与生活的每一天,我们的孩子也比以前更会处事,这种价值将会延续,相信明天我们的孩子会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小班的教学随笔5

一些来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家长老是给我提意见,他说孩子们给他们说我总是让孩子们玩积木,不喜欢让孩子们玩其他的玩具。一部分家长还建议我,不要乱给孩子们玩积木,也可以让孩子玩玩其他的玩具。

想了一下,确实我让孩子们玩积木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我确实是有我个人的理解和想法。

我个人觉得孩子玩积木有玩积木的好处,要比其他的玩具更实在,更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空间感。

积木有形状多变,而且颜色多变,对于孩子来讲,一是可以搭建他们的空间感,二是可以通过积木让孩子们有一定的审美感。当然了,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另一个还可以让孩子们对颜色的配合 ……此处隐藏4615个字……然会有睡眠需求,但让孩子睡觉往往适得其反。具有多年的幼儿园教学经验:幼儿园新生总是在中午用眼睛四处窥视,盯着老师看。我会经常停在他的床前,给他一个温柔的微笑。孩子会觉得很亲切,可以增加安全感。重复几次,孩子就可以安静地睡觉了。老师亲切的笑容足以安慰那些离开亲人、害怕环境、缺乏安全感的新生。

以小班学生陈佳珍为例。她刚上幼儿园时,总是拒绝小睡。她会在中午为母亲哭泣。我还从她的父母那里得知,她妈妈会抱着她,陪她睡午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只有妈妈陪她小睡一会儿。知道了这一点,我开始主动与她沟通。每当我小睡的时候,我都会和她呆在一起,摸摸她的头,她喜欢抱着我。这时,我会配合她抱着她。就这样,慢慢地,她开始睡得越来越稳,愿意睡觉,离我越来越近。事实上,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在我细心的陪伴下好好睡一觉。

这也让我更加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和教育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小班的教学随笔14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太阳,但是一走出家门后就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可是怎样让幼儿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现在就我们小班情况略谈两点感想:

一、以性格互补交朋友

詹凌尉和郑欣彦是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詹凌尉是个活泼好动的自由主义者;郑欣彦性格温和愿意帮助别人,懂得谦让,她做事比较细心,喜欢画画等。詹凌尉小朋友刚来的时候很自由主义而且行为习惯还比较差,如果仅仅是因为自由主义还不至于交不到朋友,他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出手比较重,坐在边上的小朋友不太愿意和他玩,我们观察了一下,和他一桌的小朋友经常上来打小报告,有的小朋友说:“詹凌尉把我手弄坏了。”有的小朋友说:“詹凌尉和我抢积木,敲我脑袋了。”有的小朋友说:“詹凌尉踢我了。”这样时间久了,詹凌尉就成了我们班的重点人物,玩的时候尽量让他一个人玩,避开其他小朋友,可是这样一来,他就更难交到朋友了。一直以来我们老师都想尽办法帮詹凌尉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希望他能够融入到我们小班的大集体中来。偶然一次在外面玩沙时,我们又像以往一样,让詹凌尉小朋友一个人在空池塘做饭,这时只听詹凌尉在那边喊:“老师没有米饭了?”这时,只见郑欣彦快速拿着沙走过去说:“詹凌尉给你米饭,我能帮你做饭吗?”詹凌尉说:“好的。”我正担心郑欣彦会不会被詹凌尉欺负,正想把他们分开呢?没想到出乎意料的一幕发生了:只见詹凌尉对郑欣彦说:“我把家里的奥特曼带给你玩好吗?”郑彦说:“好的。”“我把家里好吃的给你吃好吗?”“好的”“那我们是好朋友吗?”“是的”看到这一幕,我问詹凌尉:“你喜欢和郑欣彦交朋友吗?”他说:“喜欢”。“为什么你喜欢和郑欣彦交朋友?”“因为她好呀,听话呀。”我又问郑欣彦:“你喜欢和詹凌尉交朋友吗?”“喜欢”“为什么你喜欢和詹凌尉交朋友?”“因为他把好东西都给我。”郑欣彦是詹凌尉交到的第一个好朋友,也许这就是以柔克刚吧!和乖巧的人在一起,詹凌尉好像也变得柔和了。

二、以故事内容交朋友

故事《小鸭找朋友》一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一个人到池塘里游泳。游呀游呀,小鸭子觉得很孤单。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小鸭子说:“小鸟,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说:“小鸭子,对不起,我不会游泳。”小鸟拍拍翅膀飞走了。……一只乌龟慢慢的爬过来,小鸭子说:“小乌龟,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说:“好呀,好呀!我们一起游泳吧!”两个好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这是徐老师上的一节阅读课。没想到就这节课的内容也让詹凌尉运用到交朋友当中去了。就在草地上玩轮胎时,詹凌尉一个人玩轮胎觉得没劲,他跑过去找郑欣彦,这时郑欣彦已经有好朋友玩了,他只好沮丧的跑回轮胎边上,这时庞文洁从边上走过,詹凌尉走过去对庞文洁说:“你能和我一起玩吗?”庞文洁说:“好的,我们一起玩吧。”由于詹凌尉比较捣蛋,庞文洁跟他玩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可是看得出来,詹凌尉还是很开心的,趁机把詹凌尉叫到身边表扬了他,他知道会说好听的话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虽然詹凌尉身上有很多的不良习惯,但他却是个很聪明的孩子。通过观察,让老师了解幼儿的不同差异。老师能理解每个幼儿的基本能力、情感、行为和不同的学习特点等,并发现幼儿的潜能和需要。可是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与人合作、交往,那只是一个“孤家寡人”式的神童。这种孩子不可能在将来有所作为。能与人交往并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交往的人永远是快乐的人,不能与人合作交往则显得孤独和不幸。孩子只有具备较强的合作、交往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会交往的人如同拥有开启人们心门的金钥匙,也为我们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学会交往,会让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走出自己亮丽的人生。

小班的教学随笔15

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爱是最好的教师》,感觉不错,文章是这样的: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各种数据,最终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先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仅有4人以往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之后他们被告知:有一个教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经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明白,”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情感、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整体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样的爱才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深刻地影响他们。当孩子体会到我们的爱时,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我们,即使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他们依然会爱我们。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明白,他们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远比物质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实的爱。

我们在工作中,给予孩子无限的爱,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欢乐,享受到成长的幸福,才能让家长心存感激,也许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份的举止,有过激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给家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仅有对别人付出爱,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不要把爱的方式当作爱。而给他们真实的需要,真正的爱!

《小班的教学随笔(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