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师随笔1新学期开始了,新的任务又来临了,面对着一个个幼儿们,我心里既兴奋有苦恼,兴奋的事这些幼儿们又带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跟惊喜,每个幼儿在这一学期都长大了不少,毕竟上中班了嘛。
在这开学期间,家长在送幼儿进入校园时,每个幼儿的脸上都露出了笑脸,我看见有他们是多么的想上学了,心里很欣慰,但让我苦恼的事情又来了,害怕幼儿们受到伤害,害怕家长找麻烦,我心里很担忧,多想把他们一个一个的看好保护好,现在我们逐渐进入学期时期,每个幼儿也都很投入进去,看到每个幼儿在不断的进步,心里也是很自豪,面临着新的学期新的面貌,我也在不断的改善自己,让自己变得不再那么不自信,只要变得足够自信,才能不断进取,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才能成长自我,幼儿们也随之健康成长,现在中班的小朋友,自理能力也很好,吃饭,洗手,小便,穿衣服,都做得很棒,比起在小班的他们确实长进不少,甚至有的小朋友还主动帮我打扫卫生,我很高兴,新学期的幼儿让我感慨不少。
幼儿教师随笔2人们需要多元文化生活,人们需要更深一层的内心感悟,体会只属于自己的情意。阅读像一只船,可以载着你去任何地方遨游。阅读可以打开心灵之窗,在空气的任何角落飞翔。阅读可以使一个荒蛮之地变成文明礼貌之乡。阅读可以让人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脱离愚昧的境地,愉悦心身,终身受益。
分级阅读书籍,给幼儿带来的就是这种引领幼儿进入阅读王国的书籍,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小脑袋能很快地记住一个又一个故事和诗歌的情节。小手指在字里行间滑动,而且能走在大街上认识汉字,清脆甜润的童音朗读给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去快乐和希望之光。
除开分级阅读,我们还有《快乐成长》主题包和教师自我创编的语言类教材。你们看,中班时,我给他们写儿歌,中班时,我给他们写周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对幼教事业的一种热爱,也是对我身边孩子的一种热情,同时也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心。希望这种责任心能给幼儿留下一丝印记,也圆满我的人生。超越红尘中的自我。
早期阅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文字来理解意图为主的幼儿读物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积极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幼儿教师随笔3班里有个男孩子G,平时很调皮,但很聪明,也许是聪明的孩子大多都调皮吧。这个孩子虽然调皮,但却非常的懂事,爱自己的家人。
在这次话题《秋天的水果》活动中,有一次吃水果,每人一个小橘子,等发过一圈后,我发现G的橘子没有了,我就问他,橘子呢?他说:吃完了,我也没有多想。等到中午睡觉的时候,给孩子们脱衣服,在给G脱衣服的时候,我看到他的上衣口袋里鼓鼓的,就问他:这是什么?他说;没有什么。我说:给我看看。没有办法,他只好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我一看,是上午发的小橘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就问他:老师发给你的橘子为什么不吃而要放在口袋里呢?他张口就说:我想拿回家里给妈妈和爸爸一人一半。听了他的话,我突然很感动。想一想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里吃的什么都是最好的,长辈们都把最大的苹果最好的肉送到嘴边,让他们觉得都理所应当,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可小G却能够在吃东西的时候想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我真的觉得这很难得。我们教孩子们《三字经》,他们会背诵,却不能说出每句话的含义,但今天,小G却用行动告诉我他做到了《三字经》中所交给孩子们的`孝敬父母的道理。我很欣慰,这更加坚定了我要把《三字经》的真谛教给孩子们的决心。他们都是可爱的,都是善良的,都是纯洁的,我一定会用美好的一切将他们的幼儿园生涯填满。
幼儿教师随笔4中午,我刚来到班上,桑老师就告诉我,上午玩娃娃家时,汪起、李明两个孩子不爱护玩具,把娃娃弄坏了,让我下午抽个时间跟孩子们说说这事。我来到娃娃家一看,只见班上那个大大的娃塑料娃的头已经离开了身体。并且脑门已凹陷,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也已经离开了身体。看着眼前这个支离破碎的娃娃,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没想到班上的孩子这么“残忍”,将一个好端端的娃娃弄成这样,看来我要和他们好好谈一谈了。
吃完午点后,我让孩子们围成半圆坐下,在中间放了一张桌子,在桌子上放着受伤的娃娃,事先用一块小花布将娃娃盖上。孩子们坐好之后,眼睛都盯着桌子,可以看出,他们都很想知道画布下面放的是什么东西。我走到桌边轻轻地揭开了花布,全班孩子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我们没有阻止他们发笑,而只是看着娃娃,心疼地说:“多可怜的娃娃呀,昨天你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变成这摸样了?!你看你头都掉下来了,脑门还凹进去一大块,你的小胳膊小腿怎么也离开了身体?!……”听着听着,孩子们的笑声止住了,眼里流露出心疼地眼神,有的还闪着晶莹的泪光。接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娃娃多可怜呀,我们应该保护他。”“都怪汪起和李明,他们俩抢来抢去,就把娃娃弄坏了。”“祝老师就是娃娃的妈妈,你看她,都心疼得掉眼泪了。”这时,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说:“娃娃已经受伤了,我们也不要责怪是哪个小朋友弄坏的,老师相信,他们心里一定非常难受,咱们还是想办法把娃娃的病治好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立刻都围了过来,争着动手。我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想上来又不好意思的汪起和李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还是请汪起和李明一起给娃娃治病吧。”孩子们齐声说:“好!”他们俩一听,立刻跑上前来……
不一会儿,娃娃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我转向汪起和李明说:“你们俩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汪起先说:“今天我不该和李明抢娃娃,以后我一定要爱护它。”李明接着说:“我要好好爱护娃娃,再也不让它受伤了。”我说:“是的,你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娃娃的爸爸妈妈,你们应该向你们的爸爸妈妈爱护你们一样爱护它们、关心它们,让它感到在咱班特别快乐、特别安全。现在,把娃娃送回家吧。”孩子们拥着我,把娃娃送回了娃娃家。
从那以后,我们班的娃娃再也没有受过伤。
以往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一般采用语言说教的方式,可效果并不理想。这次我试着改变了一下,用心创设了一种能使孩子们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环境,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了爱护玩具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开始,当受伤的娃娃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笑了,我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进行情景表演,看着受伤的`娃娃,说出了一番富有人情味的话,这段话激发了孩子们对手上娃娃的同情心,进而产生了要帮助娃娃治病的想法。然后,我引导两名当事孩子为娃娃治好了病,最后,其他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爱护玩具的教育。这些不是通过教师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所能获得的,而是孩子们从内心深处自己慢慢体会到的,相 ……此处隐藏6945个字……女孩,站在四个椅子的上面,无论教师如何鼓励,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泪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终于跳了下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她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她兴奋的小脸上,可以看到成功为她带来了勇气和乐趣。
2、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体育活动是幼儿喜爱并且参加最多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当幼儿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得到了同伴、老师的认同后,他们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如我在组织体育活动“跳花杆”时,有个别幼儿由于一直无法跟上节奏跳,对活动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跳了,对活动产生了排斥心理,当他们面对有节奏地敲打着的花杆时,脚就不听使唤,这时老师就用鼓励的口吻说: “你行的,试试看好吗?”“真棒,再来一次。”“加油!加油!” 这些幼儿在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影响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难心理,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树立了自信心。幼儿的自信心来自于活动中获得的成功及教师、同伴对其成功的肯定,在以后的活动中,当他们再度面对困难时,他们便不再会畏缩不前了。
3、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一个人今天在合作中能做什么,他明天就能独立做什么。”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来完成其教学任务的,体育游戏有它特有的规则、情节,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为了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通过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项活动。如“ 送眼泪”的游戏中,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个人必须拿着沾满“眼泪”的海绵,跳过“小河”,钻过“ 山洞”绕过“树林”,将“眼泪”送到狮子那里,最后,比比哪组送的“眼泪”最多就获胜。通过这种合作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如何协调配合完成任务,使幼儿知道,要取得游戏的最后胜利,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显见,体育活动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也有助于幼儿形成集体荣誉感。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 在体育活动中,活动器具(玩具)的共用就充分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活动中,教师在投放活动玩具时有意识的投放品种多但数量少的玩具,当幼儿想玩别人手中的玩具时,就必须与他人共用或商量交换玩具,才能如愿以偿。
游戏一:“纸棒的一物多玩”
游戏中提供给幼儿人手一根纸棒,让幼儿想出纸棒的多种玩法,要求他们要玩“搭长梯”、“跳格子”、“走长线”的游戏,这就要求幼儿必须协调好与其他人的关系,既要共用玩具又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共用的目标。
游戏二:“占圈”
游戏中教师提供的圆圈数量总比幼儿人数少,在儿歌念完后抢圈站,先站在圈中的幼儿为胜。这既发展了幼儿的灵敏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今后踏入充满挑战的大社会奠定了心理基础。
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新《纲要》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的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幼儿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由个体以最便捷的方式融于社会,体育活动就很好的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1、直接式:
新《纲要》指出要“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孩子的成长需要实实在在的感受与体验,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去“远足”、 “踏青”等活动不仅能强健身体、锻炼意志,而且可以让幼儿广泛接触社会上的人,看到社会现象。如远足时看到人们对老人的关心,对残疾人的帮助,了解交通规则、公园规则等等。在这个社会的大教室里,孩子获得的不仅是体力的锻炼、知识的积累,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心灵。同时,幼儿参加运动会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极好途径,如我园每学期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亲子运动会,就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参加。而其中的“亲子游戏”是幼儿与家长配合的比赛项目,如“两人三足走”、“运海洋球回家”、“过河”“赶小猪”等既让幼儿参与了比赛的过程,又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同时也让家长融入到了我们幼儿园的生活中。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把单纯的个人行为加入进了社会生活,可以在社会他人中得到评价,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及为自己带来的结果,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中,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中。
2、间接式:
体育活动特别是运动会是个人参与社会的一种方式,是得到社会评价、社会反映的途径。幼儿观看运动会,也是幼儿了解他人、参与评价、找到社会学习榜样,使自己成为社会成员的机会。幼儿在和家人观看电视里的“奥运会”和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后,就有了对一些运动健将的个人了解,有了对他们的评价,也有了自己向往的榜样。如:110米栏跨栏世界冠军刘翔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通过认识刘翔,不仅让幼儿更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了,而且也使幼儿有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有了学习的好榜样。
在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游戏中,让幼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体验成功与荣誉、享受成功与胜利,形成活泼健康、乐观积极、团结互助、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竞争、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坚强的人。
幼儿教师随笔15小为是我班最顽皮的孩子,总是手不停、脚不住的而且爱和周围的小朋友讲个不停,真让老师揪心。经调查发现,这孩子的父母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教孩子,长期由奶奶带着。鉴于这种情况,我多次给孩子的.父母交流过,而他父母却无计可施,通过观察,我试着用以下的几种办法让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直是判若两人。
一、 发现优点,大大表扬。
这孩子他爱劳动,最爱帮老师做事,每次做之后,我就
借此机会表扬他,奖他一朵小红花、一颗巧克力,孩子此时高兴万分。
二、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时间。
孩子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他们自己找玩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能,使他们多余的体能得以释放,在玩中找到自我。
三、 实行家园共育的奖励制度。
这孩子的父母说孩子爱买零食,每天晚上必不可少,我就给家长说,孩子每挣一朵小红花可买一次零食,挣得一次表扬可以买零食,坚持一星期之后,我发现孩子真的变了,变乖了。
总之,顽皮的孩子不是无计可施,只要你有耐心,用慧眼去观察孩子,他们生上都有众多的优点,将优点进行积累,优点更优,缺点自然就少了,孩子就变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