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育教学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育教学随笔1曹维伦是我们班里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顽皮的一刻也坐不住,这儿爬爬,那儿摸摸,满教室里来回跑。上课时,他忙着做小动作。我想了好多办法让他做在位子上不乱跑,可都不见效。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受批评,对他也只是"耳旁风"。今天孩子们都去上小便,准备洗手吃午饭了,可他还在卧室里到处乱跑。我实在是没辙了,给他找点事情做吧,也许能让他安静一会。“曹维伦”,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好不好?"小调皮睁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我,"你在这儿监督小朋友洗手……" "我会提醒他们要洗干净!"我还没说完,他就兴奋的告诉我。我说:"好的!太棒了!""你就在这里提醒小朋友们,浩浩真象个男子汉?""嗯!"他使劲儿的点点头。
就这样,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洗手的孩子,曹维伦都在严格的督促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吃完饭,我又让他去帮小朋友们擦桌子,课上帮老师分教具。这天,曹维伦像变了个孩子似的,不再到处乱跑,而是认真的.做事,乐于助人。得到了小朋友和老师的赞扬,还有一朵小红花,曹维伦开心的笑了起来!是啊,像曹维伦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个班里都有一两个!他们并不是不听话,只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连擦桌子、摆拖鞋,他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对于个别性格独特、鲜明的孩子更要重视!有时也许多给孩子找点事情做,他会变得伶俐、聪明又能干。为了能激发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有进步,我特别制作了一个小红星评比栏。小朋友早上能按时入园、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一颗漂亮的小红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宝宝乖,得的红星最多。孩子们都瞪大眼睛注意的听着,有的还不时地点点头。看来他们都想得小红花呢?
中班教育教学随笔2我在带班时会经常抚摸孩子的头、翘翘大拇指、拥抱孩子作为奖励孩子的方法,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肯定的态度。
新学期开始,刚插班到我班的孩子情绪比较差,有的甚至又哭又闹,面对这样的场面,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一天,晗晗哭得很利害,妈妈送她来园,她不肯进班级的门,嚷着叫着说要回家,我在哄她安慰她的同时,把她抱起来,对她说:"你看,老师抱着你,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你不哭了,妈妈就早点接你回家的"。她抽泣着点点头,"对了,只有表现特别好的孩子老师才会抱她的,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师的拥抱的"。想不到这么几句话对她的影响那么大。第二天,晗晗妈妈对我说:"晗晗回家跟我们说,老师也像妈妈,我明天去幼儿园不哭了",所以今天她高兴地来幼儿园了,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觉得很开心。由此,孩子都是很喜欢表扬的,我们老师应给孩子多些鼓励,那怕是一小小的拥抱,孩子也能体验出她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都觉得很开心的。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幼儿园和家庭,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
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大树用来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规定为某种模式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把枝叶还给大树,把大地还给幼儿,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天地!
中班教育教学随笔3一只小狗偶然闯入一间房屋,屋内墙壁四周镶满了镜子,这只狗对着镜子汪汪乱叫,镜中的许多条狗也回报以狂吠;小狗开始对着镜中的影像攻击,镜中的狗也群起而攻之;小狗碰得头破血流,最后气绝身亡。第二只小狗也进入这间屋子,它对着镜子又是伸舌头,又是摇脑袋,又是耸身作揖,又是亲昵触摸,镜中的小狗也友善地同它戏耍。小狗快快乐乐地玩耍一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梦幻小屋。
两只小狗置身相同的情境,一只一命呜呼,一只活蹦乱跳;同样一间小屋,对第一只狗而言是坟场,对第二只狗却是游乐场。原因何在?答曰:心态使然。第一只狗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同类,故而只能生活在焦虑、恐惧和绝望之中,最后自绝狗世;第二只狗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同类,故而生活得自在、轻松、惬意,对生活充满留恋。
我想到另外一个小故事:苏轼和佛印在一起闲话,苏轼对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堆狗屎。”佛印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我看你像一尊金佛。”苏轼挺得意,自以为占了便宜,口舌上打了胜仗,回去后兴高采烈地告诉苏。苏劈头泼来一盆冷水:“大哥,你上当了。你看别人是一堆狗屎,说明你心中盛放的是狗屎;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说明人家心中有佛。”苏轼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境界太低,修养太疲。
心中有佛,便是人生的.大光明、大境界。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善待同类,广解善缘;才能净化心灵,根除邪念;才能宠辱偕忘,不以物喜;才能容纳天地,像江河般执着,像大山般坚定。
教师最需要具备这种健全的心态。教师肩负着将学生渡向光明、幸福的境界的重任,应该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教师以爱为动力,就能找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钥匙,就能化育桃李,成就英才。
有时,因为教师要求过严,急于求成,引发学生反感,教师会变得急躁;有时,因为教师备课疏漏,讲解有误,引来学生非议,教师会变得恼怒;有时,因为不明学情,设计不当,引来学生冷遇,教师会变得沉闷;更多的时候,教师因为任务重,压力大,会产生攻击情绪。教师本非神仙,产生这些消极情绪都很正常。但教师应该善于调控这些消极情绪,不让其蔓延。教师还应自觉检点教学中的失误,不断加强业务修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科学性,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惟其如此,才能消除师生隔阂,形成共生共鸣共荣的机制,使教学达到鱼水相欢、水融的境界。
让学生都成为快乐的小狗,让教师都成为大度、博爱的佛。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心态,充分发挥心态的力量,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成快乐甜蜜的事业。
中班教育教学随笔4一天,我班举行创编故事比赛,比赛开始了,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教师,我来讲,我来讲……”
我班的陈天 ……此处隐藏5535个字……他不语。不管我怎么反复问,他就是不说话。旁边有小朋友说“他从小班就不问老师好”。我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也不说话,最后我让圆圆问他为什么,圆圆说:“他害羞……”是啊,这么长时间里,坤坤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除非我硬把他叫起来。说是因为害羞也很正常。针对坤坤的这种问题,我开始了我的计划,首先,是让他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游戏时间我主动加入他们这一组,开始坤坤还有些拘谨,不过看着大家玩的这么欢乐,他也就放开了。其次,上课我鼓励所有的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特别是坤坤。每次看到坤坤,我都会鼓励他,我相信不久,他就会主动问老师好的。对待孩子有什么不能硬来,要把握好分寸,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这个学期,班里多了一面评比墙,名字叫做“谁游的快”,班里孩子的名字都被贴在了这面墙上,这面墙的作用是每天凡是表现好的孩子都会被贴上一朵小星星花,一个星期的星星花累计下来,谁的最多,就会被评为下个星期的小组长。虽然这种方法比较老套,但是还是很管用的。孩子毕竟还小,对表扬这种事情表现的都很积极。每天,只要一提到星星花这三个字,吵闹的孩子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吃饭的时候桌子上干净多了,平时睡觉困难的孩子也很容易就入睡了,上课的时候也都很积极的发言。为了自己的小花能节节攀升,孩子们都很努力地在“奋斗”。看着被贴小红花的孩子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在暗暗发笑,他们毕竟是孩子,那么地天真、单纯,简单的小星星花就能让他们这么开心,原来,教育孩子也是很简单的嘛。
中班教育教学随笔14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结合半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电话访问)。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40个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40个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
二、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每学期将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好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可以大面积地争取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当然,若组织不好,会提供让家长们集体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最好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针对本班某些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家长们有圈套的收获。
3、有必要的话,应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中班教育教学随笔15在“现代工具”活动中,幼儿看了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很多现代化的工具后,充满了创作的热情,纷纷表示要搞发明创造。于是,我就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清洁工具。
这次主题的区域活动,形式有绘画、插塑、搭建、橡皮泥塑等。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孩子们的创作非常有新意,面且作品也很好看。可是,除了绘画作品孩子可以保留下来之外,其他的作品很难保留。如果用照相机拍下孩子的作品,那有多好呀!我说出这个愿望,孩子们创作起来更带劲了。我从园里借来了数码照相机,为每位幼儿的作品拍照。当我来到积木组时,只见钰钰在擦眼泪,桌子上一样作品也没有。这个平时挺机灵的小姑娘今天是怎么了?于是,我轻轻问她原因,并保证帮助她。
终于,她向我敞开了心扉:“今天没有搭成功,因为已经没有轮子了。”听到这句话,我马上表扬她做事认真,并让大家一起拍手鼓励她。此时,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但是,我还是为她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她重新搭了一个。等我刚刚为幼儿盛好饭菜,走到她身边时,她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我马上补拍了一张照片。听着她那轻快的脚步声,我松了一口气,为孩子的成功,也为自己给她留了一个机会。从这次意外的活动中,我感觉到,老师不要吝啬一个机会。这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麻烦了一点,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意味着师生感情变深了、成功的体验变多了、信心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