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

时间:2025-05-07 00:07:08
幼儿教师随笔(集锦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师随笔1

“母亲、妈妈”多么温馨的称呼,作为老师最欣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把自己比做母亲,为了这个目标老师每天都努力的工作,可是年轻的我们又如何体会母亲之心呢?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在工作中家长工作是我最头疼的事,如何让家长认同老师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们沟通。家长们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大到给孩子选幼儿园?,小到帮孩子脱鞋、脱袜子。特别是孩子的母亲,什么都愿为孩子做不管对错只要孩子需要。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我们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的时候有一位妈妈对我说:“万老师呀!你可要记住孩子站在门时要把楼道的窗户关好,别让风吹着孩子的头,还有孩子站累了让他歇歇,别让他干累活,孩子特别愿意当值日生可我却有点担心,他在家里什么都没干过。听说值日生还要擦桌子、扫地他可都不会,您尽量别让他做了好吗?”看着这位母亲的.眼神我知道她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可这种无微不至的爱对孩子真的好吗?我很不理解这种爱,甚至觉得这位家长爱得太夸张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母亲一本正经的对我说:“作为母亲愿意把她所有的爱给儿女,她为孩子想的很多怕孩子冻着、饿着、累着、摔着、碰着、委屈着,怕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怕老师照顾不到自己的孩子。刚你说的这位母亲就是这样,她反复对你说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怕你们忽视她的孩子,你应该理解。你小的时候妈妈也是一样的,常常找老师了解你的情况,就怕老师会忽视你。只是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心情都是一样的,总的来说就是‘不当娘不知养儿苦,不当娘不知母亲心啊!'等到你当了母亲才能真正了解作母亲的心。”母亲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是我没有体会作母亲的心,才不能理解那位母亲无微不至的爱,也许她爱的表达方式不对,可她的爱子之心没错,只有在理解了作母亲的心以后才能和家长用心交流,让她认同老师的教育方式。

回想从教四年以来,我常常把自己当成老师,教给孩子知识。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却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当成母亲从细节中关爱到每一个孩子,我们总是埋怨家长太过宠爱自己的孩子,却忘了母亲是如何宠爱自己的,我们要在工作尽我们的全力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让家长放心更让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接受过母亲的宠爱,我们有一天也会成为母亲宠爱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把我们“宠”和“爱”分给每一个在幼儿园里的孩子,让他们更喜欢自己的老师,由衷的说:“我的老师像妈妈!”

当好一位幼儿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要一颗母亲之心,这样才能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近,家长才会理解你信任你。

幼儿教师随笔2

批评孩子之后,您再次关注孩子的情绪了吗?

孩子们陆续吃完饭,开始擦嘴、漱口。我则站在活动室与盥洗室中间的门口看他们漱口。带了一上午的班,口干舌燥,于是我接了杯水一边喝水一边看漱口。在我一抬头喝水的一刹那,丫丫趁我不注意,把一大杯水倒进了垃圾桶。我非常生气,和她理论,她不但不听还很倔强的跑走了,我找到她,让她靠边坐着反思,惩罚她不许玩手头玩具。她哭了,大声说:“我不倒了还不行!”总之,这次我的态度让她也很吃惊,并且真得很伤心。

下午,我不带班,看着每个孩子都很可爱。看到丫丫,我想起了上午的`事,我笑着问他:“你有什么想法吗?”她笑了说没有。我知道,我的意思她其实没懂。但我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心想:不能让她这样的心情离开幼儿园。我利用在卧室做玩具的机会,把她叫了进来想和她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她的想法。结果她说:“我不应该往垃圾桶里倒水,您下午都跟我笑了!”我吃惊的同时,感到很高兴。她竟然没有在意我批评他的话,而是记住了我和她的一个微笑,真是谢天谢地,因为我实在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让孩子心里有阴影!

孩子做错了事,我们经常会批评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但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不要乱发一阵火就算了,我们的表情和态度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所以,每次批评完孩子以后,我们要记得给孩子释怀,不要让他们把这些事堆积在心里,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好处。

幼儿教师随笔3

我从事幼教事业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在未从事幼教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一直认为幼儿的教育无非就是看好孩子,没有磕磕碰碰就万事大吉了,但自从我踏入幼教事业以后,改变了我的看法,特别是对幼儿教育从认知转向了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占据重要地位,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里户外体育活动尤其显得更为重要,今年我们中心园被评为淄博市体育教育示范基地,这是我们全园师生的荣幸更是我们的骄傲。在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下,我们园在原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花一万多元又新购进了感统器械,它是幼儿身体发育领域玩具,利用玩具营造各种形态的空间,使儿童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滚、爬、跳、投等各种教育课程,培养儿童需要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基础体力,如身体的柔韧性和大肌肉发育,空间知觉能力和平衡感觉等,使儿童对其身体表现具有自信感。特别是对多动症的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调节功能。本学期我们可以带幼儿分组进行玩,每周让幼儿轮流玩2到3次,使幼儿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真正做到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要带好一节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我认为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首先要根据幼儿期生理、心理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来安排教学内容,还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可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和游戏法等方法。比如: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在体育活动中,确定目标培养幼儿的成就感,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是非常的重要,这样他们才能产生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活动,特别是体弱儿和胆小的幼儿,比如:根据“跳起来摘果子”的教育原理,给幼儿提出的目标,应该是超出他们自身的水平,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每个幼儿才能既有信心又有能力去完成任务,才能更有利于其坚持性的培养。在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因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 ……此处隐藏8173个字……戏惩罚可以在游戏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因为,当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了取消参与游戏资格的惩罚,孩子的心里上是很难受的,他们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惩罚,避免再次失去参与游戏的机会,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他的幼儿通过观察就会明白,如果自己发生了不良行为,那么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幼儿就会自觉地避免那些不良的行为的发生。因此,游戏惩罚既能使犯错的孩子受到教育,也能对其他的幼儿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即通过惩罚一个幼儿达到教育全体幼儿的目的。

再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自律,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游戏惩罚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内化规则,学会控制自觉的行为,从小树立正确的纪律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要想让游戏惩罚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幼儿应该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提升幼儿的责任感,从而减低幼儿违反游戏规则现象的发生。我们还可以把一些破坏游戏进行的不良行为拿出来让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让游戏继续进行?让幼儿通过讨论,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得出游戏的具体规则。通过师幼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相信违反规则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老师也不能盲目地冲动地对幼儿进行游戏惩罚,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些胆小,内向而又缺乏自信的幼儿时,在他们无意中违反了游戏规则以后,老师可以先拿出来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引导大家一起帮助他进行游戏,但如果是一些孩子出于好奇,调皮而故意干扰游戏,老师也可以针对他的情况,让全体幼儿一起进行讨论,给他正确的引导,让他先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再次给他尝试的机会,如果他还是明知故犯,则可以暂时对他进行游戏惩罚。

其实,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游戏惩罚”可以让孩子受到三种教育:一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增强孩子的纪律观念和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觉地学会控制好自己,敢于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犯了错误就要敢于负责。二是在能力上,让孩子明白这种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其识别能力,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控能力。三是在认知上,让孩子懂得错误行为的危害,并知道这种行为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惩罚教育”达到了这些目标,就是有效教育,其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使用游戏惩罚终究还是要讲究

科学方法的。奖惩一种教育方法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辩证关系。奖赏和惩罚本身不具有教育性,只有加限了某些条件后才成为教育手段。滥用惩罚会给受罚者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其负面作用可能会影响受罚者一生。笔者认为,游戏惩罚不能滥用,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作为正在成长的人,孩子总是渴望被激励与赞美,更喜欢被肯定的感觉。因此,要强化幼儿的行为,我们应在平时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正如丘吉尔所指出:“你要别人具有怎么样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如果你期望孩子表现出你所要求的行为,就要给以他充分的鼓励,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给以应有的关注,然后把你满意表达出来。

遗憾的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老师的表现正好相反,当孩子的表现符合要求时,老师不去关注,甚至是忽视,因为他们觉得还孩子这样是应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却会惩罚,其结果是好的行为难以保持,不好的行为,反而屡禁不止。认知行为规律告诉我们,对于一种行为,别人的关注就是一种强化,会提高这种行为的重复可能性。所以,如果你不想去鼓励不好的行为,那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不用刻意去关注,让它在谈化中逐步消失

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运用充满实践智慧的“惩罚教育”去教育幼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随笔14

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来,春城的妈妈从远处走在,边走边跟孩子说,在幼儿园里再不听话,回家就"揍死你"!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一震,其实在我们农村这样的话很司空见惯,大人不经意的这句话,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啊!"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由于这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有时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帮助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报复目的`。孩子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幼儿教师随笔15

教师真诚相待,同唱歌、齐跳舞、共同游戏,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教中学,学中教,双方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虽然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却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冬天,因弹琴冻红了手,他们抢着“暖”我;夏天汗流满面,他们轮着“擦”我;感冒了,他们心疼地“送水喂药”;疲劳了他们像模像样地“按摩”;……一个个激动的神情,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颗颗真诚的心,使我自豪,永远幸福。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充其量是世界上最没地位的老师;有人为了弥补财政的透支首先想到了“卖”幼儿园。也许,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只要精心“播种、栽培”我们就能收获人才。走路不稳、吐字不清、一问三不知、为了不上幼儿园能哭上个把月的小不点,三年后为知识丰富,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神气的小学生,特别是那目光呆滞、歪着肚子,流着口水的智障儿童,在幼儿我们的关怀下,终于破土成长,淀出希望的花朵,我们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呢?

也许,幼儿教师物质收入不算丰厚,但人们满足了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把一片真情捧给孩子,孩子们一腔热血报忠心,这才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父母离异的孩子得到教师的悉心照顾,悄悄地说:老师,我可以叫你一声妈妈吗?快上中学的小学生常回园看望老师,调皮地道一声:老师好;参工多年,小有成就的青年巧遇老师,激动地喊: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是……;毕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同学回园聚会,由衷地说:谢谢您,老师!幼儿园可能换貌,学习过程也许消淡忘,可师生之情却越来越深。

也许,幼儿教师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们只要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热爱孩子,在护理和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同孩子们尽情游戏时,会从孩子身上唤起已经泯灭的童心,忘却自身的年龄,变得年轻和质朴,自己未曾记忆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快乐的童年,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复演”。我常常忘记自己的年龄,甚至很少穿正统服装,经常有人羡慕地说:幼儿教师永远年轻。是的,我们永具童心。

幼儿教师,人类进步的奠基石,是儿童成长的启明星,默默照亮一方天空,毫无疑问同样照亮了自己。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情系祖国未来,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幼儿教师随笔(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