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学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学随笔 篇1昨日下午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我的铅笔被雨欣拿去了,”我听后跟小朋友说:“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你问问是她拿的不,如果是雨欣拿的,我让她还给你。”不一会儿到上课时间了,小朋友们都坐好了,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再也不敢说谎了。
从前有一只小松鼠,它觉得自己的力气大极了,勇敢极了。但是,小松鼠的朋友们――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却一点儿也不佩服它。这真叫小松鼠悲哀透了。
有一天,小松鼠在出去玩的路上拣到了一根黄澄澄的毛。“这是谁的毛呢?”小松鼠想,“这么粗,这么长,这么柔软,这么漂亮。对,这必须是老虎的。要明白,老虎是森林呀!只有森林,身上才会长出这样又粗又长,又柔软、又漂亮的毛来。”小松鼠拿着毛刚要继续走,正好碰见小山羊,小松鼠对小山羊说:“你看,我打死了一只大老虎呢!你们看我厉害吧!”小山羊说:“我不信,你有没有证据啊?”小松鼠说:“你们不信,我手里的老虎毛能够做证,你们看,说着它骄傲的举起了那根黄澄澄的松软的老虎毛。”小松鼠那么小的身躯能打死一只老虎,这是为什么呢?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产生了疑问。
于是,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决定试探一下小松鼠,于是它们找了一张老虎皮,小猴子站在小山羊的头上,小野兔站在小猴子的头上,然后,它们穿上老虎皮,在小松鼠第二次出去玩的时候,它们站在路边上,看到小松鼠走过来的时候,它们就跳出来吓唬小松鼠,小松鼠看见真正的老虎来了,吓的'连连后退,急忙朝着回家的方向跑去,忽然听见从老虎身上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回头一看,原先是自己的好伙伴――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小松鼠看见自己的谎言已经被揭穿了,脸红了,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小松鼠再也不敢说谎了。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老师问小朋友们有谁拿了别人的铅笔?当我刚问完的时候,当时教室里已经不是刚才笑声一片了,而是鸦雀无声、东看西看了。刚才讲的故事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不要说谎,要做个好孩子。我话刚说完,不一会雨欣站起来走到露露那里把铅笔还给了露露。
我看到雨欣承认了错误也没有批评她,最后快下班了,我跟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都是好孩子,所以我们要跟小松鼠学习,以后不撒谎,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小朋友友们下课了!
幼儿教学随笔 篇2《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是一个短小的故事,这个教学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掌握词语“高高兴兴”;学会说短句:“你早,你上哪儿去呀?”“我上幼儿园。”同时也激发幼儿乐意上幼儿园的情绪。
今天的活动,宝宝们表现都很不错,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的小朋友都能够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特别是在学习“高高兴兴”的表情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都可爱极了,我看了心里都觉得甜甜的。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又有新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朱懿欣乐意举手回答问题;毛鸿宇、陆煜婕也能大胆回答问题;好好、开心、苏苏、轩轩、朱欣恬、戴欣缘、李周琦、杨俊宇乐意用表情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他们做的动作很可爱;凤琴清爱和老师说悄悄话;顾辰远、王涵阳、徐洋听故事可认真了,做表情的时候有点害羞;戚文韬、陆依凌要是能举手后再回答,老师会很高兴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以后你们也会有精彩表现的对吗?今天才是陆老师第二次给你们进行正式的教学活动,你们有这些表现,让我乐到心坎哦!
幼儿教学随笔 篇3时间犹如一叶小舟转瞬即逝,转眼间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我所任教的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回顾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些许心酸,些许甜蜜。孩子们的笑脸和纯真,老师的付出和回报,都逐渐在内心沉淀,无息的发酵成一种感动。调皮的凡智、懂事的思婷、漂亮的郭腾、聪明的祥瑞??此刻,孩子们的`身影逐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幸福的,在孩子们的包围中,没有忧虑,有的只是感动和欢乐。我和孩子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一起画画??他们总像你的“小尾巴”,时时刻刻跟在你的身旁。孩子们有什么小秘密,有什么开心的事总喜欢与我分享,而我也乐意做他们最忠实 的听众,用心去感受着他们的小情感。一年里,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懂得了感恩父母,知道了团结友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看着他们的进步,心里满是开心和骄傲。记得有一次,园长妈妈问我们班的思婷:“孩子,你
就要升一年级了,开不开心?”思婷说:“我不喜欢上一年级,上了小学就不能和我们的吴老师在一起玩了,我想和吴老师在一起。”听到这稚嫩的声音,天真的话语,叫我心里怎能不感动。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的,虽然有时候觉得工作挺累的,但是孩子们总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快乐。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教育下,慢慢的懂事,慢慢成长,这种幸福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
幼儿教学随笔 篇4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爱是最好的教师》,感觉不错,文章是这样的: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各种数据,最终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先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仅有4人以往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之后他们被告知:有一个教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经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明白,”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情感、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整体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样的爱才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深刻地影响他们。当孩子体会到我们的爱时,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我们,即使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他们依然会爱我们。因为 ……此处隐藏7930个字……?
“老师,咱俩拍拍手把。”梦浩小朋友甜甜地说。眼里流露出期盼的神色。看着梦浩拍手时的高兴劲儿,我灵机一动,和小朋友拍拍手试一试吧。
第二天,我同小朋友约定,哪一个小朋友有人来接了,就同老师拍拍手,告诉老师是谁来接你了,然后再回家。并且我们把这个活动叫做“老师和你拍拍手”,孩子们都笑起来。每次离园,孩子们争着同我拍手,我呢,则向每个同我拍手的孩子点点头、笑一笑。孩子们在宽松、温馨的气氛中愉快地回家了。就连平时羞于和老师再见的`婷婷也主动地走上来同我轻轻地拍拍手。
一连几天,出现了开头的情况,老师都能迅速地说出孩子的去向,家长很满意。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拍手动作就把问题解决了。仔细分析起来,这样做可一举三得呢。一是增加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接触机会,弥补了缺憾,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二是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与猜测及担心,做到家长满意,教师满意;三是创设了一个宽松、温馨、 和睦的离园气氛,让幼儿能心情愉快地离开幼儿园,并培养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文明礼貌教育融于生活环节中去。
幼儿教学随笔 篇11午饭前,孩子们按惯例听我讲故事。讲着讲着,我发现小宇的椅子越来越往前移。我有些生气地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听,就你把椅子挪来挪去的,快,挪回去。”小宇很不情愿地把椅子搬回原位,我接着讲故事。可一转眼,趁我不注意,他又把椅子一点点往前挪。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挪椅子?”他看了看我,好半天才说:“我想看见解老师。”
小宇的话让我在发怔的瞬间涌起一种感动,我把他紧紧搂在怀里,重重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坐在他的座位上,我这才发现他只能看到小朋友的头,根本看不到我。那一刻,我理解了他刚才的行为。于是,我把全班幼儿的座位作了调整,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我。此后,他们听得特别专注。
我很庆幸,我能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孩子的感受。倘若我主观地认为小宇不守纪律而指责他,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不仅会丧失孩子对我的热爱和尊重,更严重的.是孩子的心灵之门从此将向我关闭。这以后,无论组织什么活动,我都会让每个孩子处于能看到我的位置上,因为我要把眼睛当成我和孩子交流的工具,走进他们纯真美好的心灵世界。
幼儿教学随笔 篇12在一个早餐后的一个片段中,我在准备课堂所用的小纸张,正在剪裁纸张。孩子们都凑过来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我随意的回答他们:“我在变魔术啊!大大的纸张我用长尺就把他们变小了,还很多张哦,你们要安静的看,要是吵到我就变不好了”接过孩子们都很安静的坐着看我一张一张的.裁纸。这时,从窗外吹来一阵风,把裁好的纸张都吹掉落一地,孩子们开始噪杂了,有的孩子笑了起来,有的孩子跑上来帮我捡起纸张…这时,我轻轻的说:“风爷爷来了,风爷爷早上好!风爷爷也来看老师变魔术了,不过风爷爷,您小心点来,别吹乱了纸张哦!”有的孩子就说:“风爷爷好”“风爷爷小心点”。孩子们很快的稳了小来,不再噪杂了。
也是在早上,孩子们正在用早餐,外面阴天小雨。突然打雷了,孩子们有的尖叫起来,有的至捂着耳朵,不动手吃早餐了,看着这情形有点感到无奈。看过一篇报道说打雷时不要捂耳朵,不要尖叫的。否则会导致什么情况我也不记得了。只好跟孩子们说:“雷公公来了,来看小朋友吃早餐,看谁表现最棒!可是,雷公公看到小朋友大声尖叫和捂住耳朵,以为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它,就会很生气打雷更大声了,就会把雷打到我们这里了。雷公公喜欢安静听它打雷的小朋友。”就这样,孩子们就安静的吃着早餐了。
这样形象夸张的言语引导孩子们,也是不错的效果的。
幼儿教学随笔 篇13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x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x,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x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x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x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
幼儿教学随笔 篇14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焦虑现象比较严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表现为大声哭闹,有的表现为冷漠抗拒。如何克服幼儿入园焦虑,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新学期摆在小班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班有一个焦虑特别突出的小女孩叫格格,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孤僻,不善交往。入园好多天了她总是跟在老师后面,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无论是集体活动的时间、户外运动的时间,就连孩子们最喜欢的区角时间,她的注意力也不会被转移,总是跟在老师的身后,抓着老师的衣服什么区域也不选,什么也不玩,这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班的老师合力研讨,决定将关注的目光多投向她一点,等待介入的时机。
今天上午区角时间,格格照样跟在我的身后,我推着流动区域“我爱吃水果”的小推车走到图书屋,看到佳茵正在看书,我问:“佳茵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啊?”佳茵说:“我爱吃苹果”。当我转身时,发现格格手里居然已经拿着佳茵的照片了,我感到时机到了,顺势问格格:“佳茵说她喜欢吃苹果,你说她的照片应该插在哪个盒子里?”格格想了想,把照片插到了苹果组里。接下来我们又走进了好几个区域,问了几个小朋友,她来投放照片。当我们俩走到张博文身边时,我故意等待了一会儿,格格看我没问,竟然主动地去问了,虽然声音有点小,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立刻抓住时机,对格格进行鼓励。格格说话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你。我推着水果车,带她来到小医院,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格格,继续选择等待。格格终于大胆的开口:“乐乐,你喜欢什么水果?”头戴护士帽的乐乐抬起头,说:“我喜欢吃香蕉。”格格取出乐乐的照片插进“香蕉组”。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格格变得积极了起来,每次都会早早吃完水果去排队,提问问题并将幼儿的照片分组。在以后的几天里,她都很喜欢玩这个区角,并且和小朋友的交流越来越轻松。
幼儿园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随机的。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重要平台,它以社会角色、职业体验等为主要形式,强调幼儿互动能力的培养和角色的扮演,合理运用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敞开心灵,融入玩伴中,获得更多的交往。通过格格的转变,我更加意识到了教师不但要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要善于把握活动介入时机,抓住有价值的切入点给予幼儿引导,在迁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塑造与提升。